几位为政清廉的古人

开卷有益 | 2010-11-14

清廉乃不受不污,清正廉洁。在“官场多龌龊、为官多不廉”的封建社会里,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为政清廉者也并非绝无仅有。他们把清廉视作为官的操守、修养和品格,守身如玉,一介不苟,千古传为美谈,实乃今日学习之典范。

一、不畏人知畏己知。慎独被古人看作是第一自强之道、第一寻乐之方、守身之先务。《礼记·中庸》云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”。郑玄注:“慎独者,慎其闲居之所为也。”慎独的关键在于正心、诚意、寡欲、克己,不搞“暗箱操作”,不持侥幸心理,无论私居或独处之时,还是在心曲隐微之地,都能做到“暗室不欺”、内省不疚。在慎独方面,载入史册的堪称明朝李汰和清朝叶存仁。李汰因在文章上很有功夫受到朝廷重用。有一年,他去福建主持秋闱考试,考试前一天夜里,有一名书生推门而进,从怀里掏出一百两白银放在案桌上。李汰厉声问到:“你这是干什么?”书生倾吐苦衷:“李大人,这非本人意愿。穷人家孩子读书不易,中举人更难,听人传说,科场中不走这条路,再好的学问也行不通。”李汰联想到以往考生行贿通路子、国家选才不当的弊端,便斩钉截铁地对书生说:“这一回由我主持考试,金钱是打不开通路的,你把银子收起来,回去把心思用在考试上罢。”第二天,在考场的门上,高悬着一幅大匾,上面题诗一首:“义利源头识颇真,真金难换腐儒心,莫言暮夜无知者,怕塞乾坤有鬼神。”清朝雍正年间的叶存仁,先后在浙江、安徽、河南等地任教官,历时三十多载,毫无苟取。有一次离任时,僚属相送,船却迟迟不发,待到月明星高时,方见划来一叶小舟,原来是送馈赠的。叶当即题诗婉拒:“月白风清夜半时,扁舟相送故迟迟。感君情重还君赠,不畏人知畏已知。”表现出了钱财难移其志,慎独鬼伏神钦的高尚情操。

二、见利思义拒贿赂。“义即宜也”,“行而宜之之为义”。凡古代为政清廉者,他们以义为本,以不受不廉,视“名节重泰山,利欲轻鸿毛。”在思想上能清醒认识到:“罪莫大于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”,“唯淡可以从俭,唯俭可以养廉”;在行为上善于以小见大,“临利不离义和廉,”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”据史载,战国时期鲁国的相国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,人们争着送鱼给他,但均被拒之门外。他的弟子们劝他说:“你既然喜欢吃鱼,就该收下人们送来的鱼,为什么不接受呢?”公孙仪深刻地分析到:“正因为我喜欢吃鱼,才不肯接受鱼。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,到时候就要迁就别人。迁就别人,就是徇私枉法。徇私枉法,就难免被罢官。如果我的相国职务没有了,这些人也一定不会再给我送鱼了。到那时我又没薪俸自己买鱼,还能再吃到鱼吗?”以不贪为宝的宋国子罕,面对送来的价值连城的璞玉却豪不动心。送礼者称璞玉是块宝物,而子罕却直言相告:“你把玉石看成宝贝,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石这种品德当作宝贝,还是让我们各有其宝吧。”嗜鱼不受鱼,以不贪为宝,真可谓是“清节者不纳不义之谷帛焉”。

三、无功不受赐和封。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认为:为政者在利和禄上要“先事后得”、“敬其事而后其食”、“仁者先难而后获”,视不合义理的富足和高贵如天上的浮云一般。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,因不愿出来做官而漫游四方,身着旧絮袍,手脚长满了老茧,有时一连断炊几天,十年没有添置新衣。鲁哀公称赞他是一位贤者,于是想给他一块封地。曾参辞谢不受,说:“我听说接受别人恩惠的人,对施惠者常常产生敬畏感;施惠给别人的人,常常傲视他人。”为了不受人傲视或不敬畏别人,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封地。明朝初年王琦,曾出任过御史,山西、四川等地提学佥士。为官三十多年,告退后回到家乡钱塘,在生活难以维继的困境中,他多次拒绝别人送来的东西,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,降旨表彰并赐给他一百两银子。这时,虽然他几天已没吃东西,病卧在床上,仍吃力地说了句“臣坚辞不受”,便在饥寒交迫中死去。从而显示出了一种“宁可忍饥而死,不可苟利而生”的名节和骨气。

四、官到能贫乃是清。清贫乃淡泊、俭朴、寡欲、知足,“视金子如粪土。”清代学者戴远山曾撰过一幅对联:“诗堪如画方为妙,官到能贫乃是清”。能贫就是安于贫穷,以艰苦朴素、勤俭节约为荣,以铺张浪费、奢侈挥霍为耻,不为金钱所惑,不为物欲所动。北魏三朝元老长孙道生,坚持俭朴自恃,不暮奢华。他的府弟矮小简陋,与朱门连街的华宅高院相比,简直残如破庙。他的儿子觉得有失体面,多次劝说父亲修缮未果,只好趁父亲率征之机,对原有住宅进行大规模改建,筑成四周带有廓屋的堂庑和高大华美的门楼。长孙道生得胜归来,看到修建后的府弟,动用家法严厉惩罚了儿子,并拆毁了新建的堂庑和门楼。还有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季文子,曾经辅佐过鲁国三代国君,从政为官三十四年之久,但临死时,竟然家无藏金,室无重器,就连备葬的私人积蓄也没有。在“淫侈之风日日以长”的封建社会,位居一人之下,能够不入流俗,安居陋舍,不讲享受,甘愿清贫,实属难得可贵。

五、清风两袖朝天去。古人曰:“宁洁身以守节,耻胁肩以苟合。”古人为政清廉讲究的重要准则之一是重自己人格,不趋炎附势,忌投机钻营,靠一身铮骨,养浩然正气。包拯,因廉洁为民,不畏权势而流芳千古。他曾在盛产名砚的端州做过知府,历任官员莫不攫取端砚“以遗权贵”,作攀附进身之资。而包拯只以朝廷规定的进贡数量制作,按实际数目征收,深受百姓欢迎。直到离任之时,仍是“不持一砚归。”明朝曾任河南、山西巡抚的于谦,也是绝无所取于民而奉上,《入京》一诗道出了他正直爱民的品德:“绢帕蘑菇与线香,本之民用反为殃,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”此诗意思是绢帕、蘑菇和线香,本来就是老百姓的所用之物,如果搜刮奉官就会造成祸殃;两袖清风,不持一物进京城,可以免去老百姓说短道长。

六、官罢囊空两袖寒。古代为政清廉者,深知“非俭无以养廉,非廉无以养德”之道理,“念为廉吏,奉法守职,竟死不敢为非”;“为浊富不若为清贫,以忧生不若以乐死”;做到“国计已推肝胆许,家财不与子孙谋。”被誉为杨州“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、文学家郑板桥,在乾隆年间曾任山东范县、潍县知县,由于他深深体谅民间疾苦,因此在为官上非常清廉。后因呈请赈济灾民而惹怒上司,被强加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而罢官。回到杨州后以卖字画为生,对贫苦穷人慷慨解囊,而自己过着十分贫穷和清苦的生活,以致于女儿出嫁而难置一点嫁妆,他在赠女儿嫁奁诗中写道:”官罢囊空两袖寒,聊凭卖画佐朝餐,最惭吴陷奁钱薄,赠尔春风几笔兰。”早在战国时期,还有一个颇为流传的“廉石”故事。在东吴孙权治下做过几年郁林太守的陆绩,任期满后奏准返乡,全部家当不满一小船,因怕船轻遇风翻沉,只好压了一块七、八百斤重的大石头。陆绩用巨石压船返乡之事成为美谈,几个士人把那块大石头收藏起来,取名“廉石”,呤诗赞颂。

纵观古人为政清廉之典范,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正如明朝《薛文清公从政录》中讲的那样:“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,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,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。”但无论那一类,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注重道德修养,做到洁身自好,以不贪占、不苟取、不收受非份之钱财为美德。在古人清廉者身上虽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和鲜明的时代特征,但古廉今鉴仍具有“见贤思齐”的现实意义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从修身、律己、清正、廉洁做起,做到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,仰不愧于党,俯不怍于民,问心而无悔。


微信视频号:清音摆渡 | contact@abcxyz123.com